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東北史地生態:梧桐河的浮橋


梧桐河的浮橋
周豁然@土地正義聯盟


散村村民過去為過河而建的浮橋。


梧桐河是新界東北主要河流,上游一邊源自東面鶴藪及流水響等山谷,一邊源自南面近大埔的九龍坑山,兩水於馬屎埔匯合,經石湖新村、天平山村、虎地坳村,再與雙魚河及石上河相連,流入深圳河出海。梧桐河有一個滿有鄉意情懷的英文名字——River Indus,與印度河同名,據說是殖民時代的印度裔地界測量師,於此地勘察時憶及故鄉,因而得名。
原來的梧桐河蜿蜒多彎,河曲呈折叠狀,各處深淺不一,常見牛軛湖等天然河流地貌。和新界西的錦田河一樣,原來的梧桐河經常氾濫,在盛行稻米種植的年代,季節性的氾濫為河岸兩旁的沖積平原帶來豐腴養分。清代以前的先民,都會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建屋,避開洪水。但是,一九四九年大陸易幟後才來港避難的佃農,沒有別的選擇,被迫在梧桐河氾濫的範圍內建屋。梧桐河氾濫對這些後來的村民來說,是年復年的噩夢。這些被稱為散村的非原居民農村,平時不為人所識,通常是在電視新聞報道北區水浸時,一般市民才會聽到這些散村的名字。

村民散居梧桐河兩岸,渡河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在官府自顧不暇的年代,所有渡河橋都是村民自資搭建的,最簡單的是浮在河面上的「舢板浮橋」。先用厚實木板做出一個個雙層木架子,以粗繩繫穩,木架底再加上電油桶以增加浮力,間中落幾條木樁,穩定橋面。村裡的木匠擔任修橋「總指揮」,帶着十幾個壯丁,好幾天才能完成一道橋。

浮橋是村民渡河上班上學最簡便的路線,但遇上河面暴漲,只能繞山路出城,別無他法。當預料會有大暴雨時,村民為保住浮橋免被沖毀,會將橋的一端解下以卸力,俗稱「放橋」。在六、七十年代,新界禽畜業蓬勃,梧桐河兩岸增設不少養殖場,動物排泄物和着其他工業和家居廢水沿河而下,垃圾和沉積物往往積在浮橋邊,村民也要「放橋」以清走污物。對浮橋的維護,也就成了團結村民的重要媒介。

梧桐河兩岸是粉嶺及上水區的重要農業地帶,但因政府縱容地產商囤積農地,又缺乏支持本地農業的政策,一條一條非原居民農村日漸衰落。


梧桐河的河道治理工程在一九九八年動工,二○○四年完成。工程將梧桐河拉直成一條大雨水渠,兩岸築起多條堅固的水泥大橋,所有因氾濫而來的困擾和修橋工夫都沒有了。散村村民以為安樂日子終於來到──誰知隨着治河工程而來的,是毀家滅村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這下大家才懂得,治水純粹為開發鋪路。仍然務農的村民也發現,工程並沒有考慮農業用水需要,排水渠令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抽水灌溉菜田愈來愈困難。

面對比洪水兇猛的東北推土機,村民要發揮比當年治水大多少的力量,才能守住梧桐河邊的家園和田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