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東北史地生態:上水古洞的「洞」


上水古洞的「洞」
鄭家驊@坪輋

 上水古洞本是一條小村,位處雙魚河以西,東北為河上鄉,東連燕崗,東南接金錢村。古洞村被粉嶺公路從中穿過,現分為南北兩村。

香港有不少以「洞」為名的地方,例如沙螺洞、萊洞和上水古洞。不少人根據古籍《集韻》:蠻人所居曰峒的記載,認為香港叫「洞」或「峒」的地方,有可能是古代「越蠻族」聚居的地方,相當於一條村落。「上水古洞」可能就有古「越蠻族」人在此居住過。

今天的古洞村不是原居民村。大部份村民在一九四九年前後,從內地逃難而來,因親戚朋友的關係,定居古洞村。起初,大部份村民為原居民耕田,以務農生,住的是簡陋的木屋,所以古洞一帶建有不少寮屋。

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古洞村步入興盛的發展階段。村民的經濟條件改善,不少人向原居民購入土地,除了興建棲身的居所,也開始建立中、小型工業,例如醬油廠、手袋廠、手襪廠等。

為了供應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古洞也發展了當區的市集,形形色色的攤檔,經營糧油雜貨,以至車房、超市……。直至一九八四年,港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市集只好被迫結束。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古洞村開始步入穩定期。由於港府大力推行興建公屋計劃,很多古洞村村民遷入公屋居住,古洞人口日減。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因為村內人口數目下降,大量田地荒蕪,原居民便開始把土地出售,或改作貨場之用。

區內有前身為客家大宅的私人古蹟──「仁華廬」,此宅是印尼華僑楊雁友所建。客家人楊氏曾在印尼經商,後來返港居住。此大宅約於一九四五年成為私塾「愛華學校」的校舍,至今有七十多年歷史。當年,私塾有兩位教師,負責教授三、四十個學生,據曾經在「仁華廬」學習的長者憶述,五年級時所學的都是古文。



後來,古洞村人口增加,為了應付村內孩童的學習需要,加上港府容許每條村可以申辦一間學校。第二代愛華學校便於一九六年正式成立。高峰時期,全校共有十八班,每班四十五人,人數高達八百人。一九八五年,愛華學校遷往第三代校舍,至二○○八年遭殺校。現址在每年觀音誕,村民都會借用來設敬老宴。

過去,古洞村共有四間茶樓,現在只剩下一九六一年開業的「錦益茶樓」依然屹立,營業至今,已超過半個世紀。由於茶樓位於村口位置,很自然就成為村民聚集的地方。茶樓每天坐滿上了年紀的村民,他們除了飲茶,也會在茶樓內打麻將,共話往昔逸事,評論當今時政。畢竟,村內可供他們撫今追昔的地方,已逐漸消失了。




到了今天,村內居住的,大多是年老村民,他們的暮年心願,都是希望繼續在村內安居,直至終老。

政府計劃把古洞北發展為新市鎮,所以當年興建落馬洲支線時,在列車駛過塱原濕地後,早已預留一個地底車站──古洞站據說暫時以鋼板分隔行車通道和月台預留結構這裏該是你在上水古洞,可以找到最大的「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